史上最強逆襲,農村打工妹當老板,市值4000億干翻富士康
摘要:富士康的郭臺銘絕對沒想到,自己被"徒弟"“害慘”了!
富士康的郭臺銘絕對沒想到,自己被"徒弟"害慘了!
這個徒弟就是在富士康的一手扶持之下建立的立訊精密。
而且這個徒弟的創辦人還是一個初中學歷的農村婦女,曾是富士康流水線上的一個打工妹--王來春。
作為消費電子領域的龍頭生產企業,立訊精密卻并不為消費者所熟知,但這也并不妨礙它成為蘋果AirPods核心生產組裝商和華為金牌供應商。
而且,憑借極致的生產制造技術和超強的行業整合能力,立訊精密10年營收增幅高達60倍,是名副其實的產業冠軍。
今年7月,立訊精密公司市值突破4000億元,超越了自己曾經的"師傅"——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的2500億元市值,同時超過格力、萬科等明星企業,廣泛引發市場關注。
初中學歷、農村婦女、流水線打工妹這些標簽于一身的普通人,是如何實現是如何實現驚人飛躍,把一個小公司變成4000多億元市值的電子行業"巨無霸"的呢?
最強逆襲:這個打工妹不簡單
1967年,王來春出生在汕頭,作為一個地道的潮汕人,敏銳的商業特質也與生俱來。
她和比自己大三歲的哥哥都只在家鄉念完了初中,就回去幫忙干農活。
要說王來春的傳奇,要從遇到富士康的老板郭臺銘開始。
1988年10月,富士康的郭臺銘站到了深圳龍華的土地上,一座百余人規模的工廠已經準備好要在這片荒地上拔地而起。
在這座未來影響深遠的深圳龍華工廠里,有一位不起眼的女工,作為富士康在大陸的首批工人,這一年的她只有21歲,她就是王來春。
當時的半導體行業被日本壟斷,負責上游的設計研發,韓國和臺灣作為第二梯隊進行制造。而大陸只能做最后的末端組裝。
末端組裝又是整個產業鏈里面最辛苦的部分,是個工期趕、重復性高、勞動時間長的體力活。
但王來春不怕苦,從流水線的操作員開始干。
不僅工作辛苦,而且富士康從還實行嚴苛的軍事化管理。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保障產品供應鏈這一環節的穩定,而不好的地方在于員工壓力過大,繃不住地跳樓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段時間,人們想到富士康,就總會和跳樓聯系起來。
而吃苦耐勞的王來春卻很適應這套體系,她在拼命工作的同時也在學習著富士康管理工人的這套方式,
到1998年的短短十年間,她一路晉升到了富士康在大陸的最高領導,管理著工廠的幾千號人,還深受郭臺銘所賞識。
但就在王來春事業紅紅火火的1999年,她卻離開了富士康。
這一年,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剛剛發布了Win98,還剛從老師崗位上下來的馬云創失敗,馬化騰才剛剛創辦了騰訊,后來的"東哥"劉強東還在北京中關村賣盜版光碟。
潮汕人的商業敏銳讓32歲的王來春決定離開富士康創業。
于是,她和哥哥王來勝出資購買了香港立訊公司,開始和富士康搶生意,也做研發、生產、銷售各種數據線、連接轉換器的買賣。
王來春創辦早期和富士康還有很深的淵源,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給予過王來春很大的幫助。立訊精密早期加工的產品,大多賣給了富士康。
那會兒的郭臺銘正在積極擴張之中,業務很廣,而對于細分的領域卻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就找上了立訊。
郭臺銘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小工廠"在之后會成為自己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可以說,王來春靠著富士康站穩了腳跟。
到了2004年,王來春回到深圳創辦立訊精密,這個時候富士康依舊是為立訊帶來50%收入以上的最大客戶。
2010年,立訊精密登陸A股,當年的打工妹躋身億萬富豪,成功逆襲身價高達23億元,然而這只是個開始。
王來春之幸:郭臺銘之殤
已經上市成為身家上億的女老板的王來春發現自己的業務怎么也繞不開富士康,如果按照當前的運營,富士康一旦出了什么差錯,那對立訊精密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于是王來春開始尋找新的發展路線--那就是"買買買"。
從2010年上市之后開始,王來春就開始了規模龐大的兼并道路。
2011年,收購昆山聯滔電子,打入蘋果供應鏈;
2012年,收購珠海雙贏,進軍FPC(柔性電路板)領域;
2013年,立訊入股臺灣連接器廠商宣德,這是立訊第一次與臺灣廠家結緣;
2013年,收購德國汽車塑膠件公司SUK,進入豪車廠家的供應鏈。
2017年,立訊精密收購了聲學元件廠美律蘇洲廠,成功打入蘋果聲學供應鏈,成為Airpods的代工廠。在這幾年中,無線耳機迅速發展,立訊的業績與股價也隨之起飛。
到目前為止,立訊精密依舊是Airpods系列最大的代工廠。
王來春用收購和持股的方式,一步一步擴展著立訊的業務邊界。
立訊從小小的連接器起家,從最開始分擔富士康的小廠做到一個機器組裝、聲學、光學全覆蓋的超級大廠。
這些年依靠自身的口碑和成績,加上蘋果的有意扶持,立訊精密穩步增長。
富士康本是蘋果的唯一合作伙伴,但是蘋果一直嫌棄富士康的高成本,憂患富士康的定價權,于是有意發展多元代工廠。
加之臺灣人力成本持續走高,所以立訊精密、比亞迪等大陸代工廠依靠更為低廉的成本,不熟富士康的業務水準進入了蘋果的懷抱。
立訊精密不僅贏得了蘋果的信任,更是將全球手機前六強的華為、OPPO、vivo和小米等中國手機品牌統統拿下。
就這樣,王來春憑借著一腔熱血,帶領立訊精密上市,股價上漲了80多倍。
今年四月,立訊精密發布了2019年年報,顯示2019營業收入625億元,同比增長74.38%,在最近兩年的營收中,立訊精密也都保持了高額增速。
截至目前,立訊精密市值超過4000億元(約合570億美元),而"師父"--鴻海集團的市值約近些年徘徊在300~400億美元。
典型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也許現在的立訊精密還不足以正面硬剛鴻海(富士康),但在未來,鴻海(富士康)和立訊精密終有一戰。
結 語
王來春來自農村,而且僅僅只有初中學歷,在社會上幾乎沒有多少競爭力。但她即使是作為一名富士康流水線打工人,也在不斷進步,不斷突破。
十年"學藝",十年騰飛,王來春從普通打工人逆襲為市值4000億的集團掌門人。
而作為大陸的本土企業,王來春背后的立訊精密的故事也讓人感到自豪。
長期以來,半導體加工行業都被日本韓國壟斷。
立訊精密作為第一家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行業、電子制造業集團,躋身全球前十,并用過硬的技術水準贏得了國際的認可。
除此之外,還有像寧德時代、科大訊飛、緯創制造等加工集團也競相發展,展現民族企業的實力。
2012年,蘋果供應鏈的名單中,只有8家來自中國大陸.
2019年,蘋果供應鏈名單中中國大陸的公司增加到了30家,再加上香港共計40家,首次超過日本,而中國臺灣依然擁有最多的蘋果供應鏈企業,達到了46家。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2018年,蘋果供應鏈在2019年引入了25家新公司,其中5家來自中國香港,4家來自中國大陸。
在淘汰的25家公司中,臺灣有8家,而中國大陸只有1家。
蘋果供應鏈的變動正是大陸電子制造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大陸電子制造業、半導體行業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
隨著中國5G的發展,芯片技術、半導體等技術的突破,在今后,將會有無數個王來春,無數個像立訊精密一樣的中國民族企業崛起,走向未來的星辰大海。
責任編輯:UCOO
- 上一篇:繼虛擬試鞋后,Gucci 又推出 AR 手表試戴功能
- 下一篇:沒有了